艱苦卓絕求發(fā)展 家國情懷存心間——合肥三中參加上海跟崗研修活動系列報道(二)
發(fā)布時間:2019-06-12 16:53 信息來源: 閱讀次數(shù): 次
溫潤海風掠過黃浦江面,向我們傳遞來誠摯的情誼。6月11號,合肥三中跟崗學習高級研修班學員,懷著渴盼的心情來到上海吳淞中學參觀學習。
吳淞中學是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由著名教育家袁希濤先生創(chuàng)建于1924年。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小橋流水,建筑中西合璧,處處可見獨特之處。
教師們仔細聆聽了上海吳淞中學校長張哲人與鄒斌主任的主題講座,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道爾頓工坊。所見所聞給了我們諸多的感悟與觸動。
張校長首先和大家分享了1977—1988年的各省高考錄取分數(shù)與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這個案例,指出上海教育改革的引領價值在于它一直扮演著中國教育改革探路先鋒的角色,并且上海的教育改革不負眾望,在中國教育改革向深水區(qū)挺進的進程中也一直走在前沿。而這既是吳淞中學全體教師的驕傲,也是他們的壓力,他們意識到當下教育必須要有深刻反思下的變革。他們秉承一貫的校訓“`堅'苦卓絕”,在此基礎上學校不斷發(fā)展超越,形成了“盡吾身之責、為民族之光”的辦學理念。堅定了走內涵式發(fā)展教育的道路。學校沿襲道爾頓制“自由·合作·計劃”的教育改革精神,構建了“道爾頓課程體系”、實施了“道爾頓課程運作方式”、建立了“道爾頓工坊”“觀瀾書院”等人文、科技類創(chuàng)新實驗室群,讓學生享受全面而有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合肥三中個性化教學這幾年得以發(fā)展長足,但面臨的困難與問題依舊很多,艱苦卓絕求發(fā)展應該是我們兩個學校面臨亟待解決的問題時共同的選擇。
教育要變革,學校要發(fā)展,學生的價值追求不可丟棄!吳淞中學將培養(yǎng)學生對家庭、社會及國家深切的責任感與擔當精神放于首位,用本校校友楊裕生院士、王思敬院士、王威琪院士的事例時刻鼓勵著學生,更是將“祖國在召喚”標語置于學校顯著位置。對于這一點我們深有同感,合肥三中領導也是高度關注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多樣化的教育方式讓家國情懷走入學生心間。家庭社會及國家的責任感與擔當精神要有堅實的基石支撐,在吳淞中學看來就是要求學生要對真理有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要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
“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次科學研究的經(jīng)歷”“讓每一位學生都掌握一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深入領略一門高雅藝術”是吳淞中學課程目標的具體化表達,力爭建設“按需定制”的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全面而個性化的教育,促進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這無疑將為合肥三中面臨的新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和新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蔡元培曾說過:“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xiàn)在,而專為將來。”讓我們?yōu)閷⒁獊淼降慕逃母锒鄿蕚洌?/span>